《大山深处的村街子》

现在的乡街子、村街子,可以说,一个星期七天内,在陆良县这块土地上,在不同地方轮流上演,也可以说是天天有。这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方便周边广大群众上集市带来方便,许多日常物品和食品就近就可以购买到,也给摊贩们有更多选择,天天流动做生意有钱赚。

自从许多村间道路的硬化和自个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到乡下赶集也就频繁多啦,一是看看当地的土特产,货真价实;二是看看当地的发展风貌,感受当地赶集的热闹场面。有的沿路而成,有的空地摆置而成,有的是有专用集市。每到规定的日子里,不管四季轮回还是天气如何,同样的集市风景总是让你感受到当地人气旺的场景出现。

现在说一说大山深处的村街子,也就是我的家乡核桃村街子,许多陆良人都会说是龙海山,核桃村就是龙海山为首的群山这间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原来这个村子是核桃村乡政府所在地,但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一部分划给活水乡,一部分划给龙海乡。现在的核桃村是龙海乡的一个行政村。

由于当时的交通基础差,当地多年没有自己的集市,要想赶集,只有徒步一二十里,肩挑背驼,翻山越岭,起早贪黑,多少代人都盼望早日有自己的乡街子。在当时的乡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举办活动吸引人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初,连续三次大规模的造势,终于在每周四是自己家乡的赶集日,圆了大山人民多年的梦想,一直到现在,越来越红火。

很长时间没有到这大山深处的村街子赶集,在前两周的一个星期四,利用中午空闲时刻,匆匆忙忙驾车前往,经过一个多小时,再一次感受这大山深处的村街子,在核桃村唯一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街上,长1000多米的两边,来自四面八方的流动乡街子摊主,已“一字”排开,有卖吃的、穿的、日常用品等,两边的商铺也像模像样,还有一个1000多平方的菜市场。记得在上初中时,这里还是一条大沟,为了把这条沟填平,周边好几个小山都被推平回填,然后造街建房,才形成今天的样子。真的当时的乡政府花了大力气,才有今天的集市的繁荣景象。

慢慢走在这条街上,自己融入集市这中,眼前的各种各样商品,许多都跟县城的商品同步,许多周边的乡亲不约而至,是放松一星期田间的幸劳,也采购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还有的也把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这里出售。更可喜的是,前来赶集的村民,好多都坐车、自驾车等方式,因为很多村间道路近年来都得到硬化,还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富裕起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来购买的商品各类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还有可喜的是很多城区、坝区的人们也来啦,是柏油路面,自驾车或坐车,来看看大山,眼前的一片片森林可养眼还可以吸到清洁空气,也可以在这样的山村街子无忧地溜达,可以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农产品等等,真是此行一举多得。

而自个是故地重逢,更是有太多太多的感叹,眼前的一幕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一座座山,那一片片绿,那一块块田地;陌生的是眼前的变化,一条条硬化路面,一栋栋农家小别墅,一户户人家在过上好日子。再加上这热闹的集市,虽然没有城区那样高大上,但琳琅满目商品和人来车往的景象,正逐步圆着不知多大山人的梦想。虽然山外的世界更精彩,但大山深处也很迷人


(图文/张华平)

编审: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