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到郊外,呼吸一下冬日下别样的空气。虽然没有春天的花香,夏天的青香,冬天的芬香,但也有别样的露天菜香。这也许在初冬时节还能见到好大一片菜地,视测也有好几十亩,不管有多少面积,一大片绿一下子冲击自己的眼球。

也许你觉得有些大惊小怪,也许自己被白茫茫一片给看疲倦,只有掀开白茫下才能见到绿色身影。不加评论,只是眼感。因为在这广阔的田地上,长时间的“白”遮盖那留恋的“绿”。出来是放松,不是“白”“绿”相争,应该是各有存在的意义。

在南盘江边,那一片“绿”的让人惊喜菜地,被一道道水沟整齐地分开,在初冬的阳光下,让人们不由地又回到春、夏、秋。在灰黑的土地上,有这么一大片绿平铺在上面,还有在眼前出现的,许多菜农在忙碌收割地着,没有收割的是绿茵茵的,收割后是绿白相映,还有零散的菜箱子,还有菜农忙碌的身影,女人割菜,男人挑菜,都在挥洒汗水,在单调重复着,心里在挂念着一个个温馨的小家,通过自己的双手搭建幸福的小家。

那冬日下,那片露天菜地,那忙碌的身影,还有站在一旁边发呆的我。回忆在大山这间家乡的自留地的菜地,还有现在母亲在自房顶的那块方尺菜地。这么一大片露天菜地,是久违的,更何况是在初冬,是冬季的开始,后面要度过好一段时间,才到春天。虽然自己也用一位诗人说过“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安慰自己。

短时的停留,确又享受大自然的回馈,特别眼前的一片绿,一群人,一幕忙碌的身影。在这样的初冬,是多么美丽的画卷。用手机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不管我的手机照相水平如何,在静静的晚上,又一次调出来静静地看着,仿佛回到远在大山背后的那一片自家菜地的光景。

绿是在大自然的作用下,风吹雨淋日晒,在时间的自然洗礼下,才显得更加有生命力。还有那一箱箱蔬菜逐渐被装满,还有一箱箱蔬菜被装上等候的车上,还有那满载的“绿”不知拉向何方,进入某个家庭。总之从灰黑色的土地上长出来的绿,一路上,在菜农的辛勤培育,她们展现少女“绿”的青香。在他们已成熟,一路上,带着青香到未知的温馨家中。

不知来年,还是这样。因为天气所趋,还能安否?

(图文/张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