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 把脉问诊 中枢街道“治软治散”有良方
2019/10/28 19:56:43 点击:480
直面问题 把脉问诊 中枢街道“治软治散”有良方
主题教育工作启动以来,陆良县中枢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8个专项整治对标自查,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2个,通过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破解组织体系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主体责任缺失、组织力不强、政治功能发挥不好等问题。
清塘点棵,分析研判“村村到”。聚焦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服务资源和能力不足、居民与物业矛盾突出等3类问题,由2名县级领导带头深入街道16个社区党(委)总支、168个党支部,进行“拉网式”排查,一个一个过“筛子”,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等方式,梳理排查出各社区党(委)总支在壮大集体经济、重点项目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方面重点、难点、痛点问题38个。摸清大泼社区党总支“两委”班子个别成员和居民小组长政治上过不了硬、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服务资源投入不足、集体预留产业发展用地招商管理不到位;名都东方产权证办理滞后等3个方面的问题。指出温州商贸城党支部政治引领不强、党组织不健全、组织生活不正常等6个方面问题。在社区自查、街道研判、县领导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大泼社区党总支、温州商贸城党支部作为此次主题教育软弱涣散党组织专项整治的重点。
夯基垒台,整改责任“层层实”。按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要求,由2名县级领导挂牌督办、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下派党工委副书记、党工委组织委员分别任大泼社区党总支、温州商贸城党支部第一书记,专职负责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全面压实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街道党工委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村(社区)干部任职资格联审、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基层党支部任期届满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坚持政治标准,坚决剔除曾受刑事处罚的村组干部4人,同步配强大泼社区党总支书记1名、选举产生居民小组长3人;建立健全支部班子,梳理排查温州商贸城党员经营户9户,按流动党员管理要求纳入支部管理,吸收他们积极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参与商贸城建设发展决策。
立柱架梁,整改措施“条条清”。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街道党工委针对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不减。围绕健全班子队伍、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诉求、抓好组织生活等8个方面,共细化大泼社区党总支15条整改措施;拟定温州商贸城党支部在政治引领、组织建设、服务阵地等6个方面的整改措施。目前,大泼社区通过组织下派、“两推一选”等方式全面配齐配强领导班子,通过“三联三争”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400余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年底预计实现脱贫8户19人;完善党支部设置要素,顺利搭建支部班子,按照“六有”标准,整合社区卫生所办公场地,完成温州商贸城党支部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通过整顿转化,实现商贸城扭亏为盈,为菜园社区提供集体经济收入242万元,被征地群众每亩分红达6249.6元每年。
建章立制,治软治散“步步稳”。针对党组织工作滞后现状,街道党工委把制度落实作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重要抓手。开好两个会:坚持问题导向,开好问题分析会,各党支部将问题分析会列入党员固定日活动的内容之一,把群众工作难点折射出来的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作为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会,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开好党员评议会,对党支部、支部书记、普通党员落实党建责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支部工作计划等情况进行评议,促进支部工作有新的提升。建立三项制度:建立党员积分制度,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建立学习教育制度,坚持每月举办“理论学习小组”“社区问题大排查”活动,以理论学习研讨为龙头,推进学习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落细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通讯员:杨东飞 杨景芳
编审:王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