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动的一幕 图文/张华平
2018/5/21 10:30:07 点击:582
新知图书城已入住陆良好几年啦,笔者不是帮这个图书城做广告。多少年来,在这儿看过书、买过书,特别是在每年的两个长假、平时的周末,只要你走进这家图书城,总在上演一幕幕让人很感动的画面跃入你的眼眶,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不在“卖关子”啦,那就是看书的场景,说到这儿也许让你有些失望,这不算什么,并且是“老掉牙”话题。
在这样社会背景下,能够来到这儿或其它地方看书的人确越来越少啦,就像大家所言:其一,现在那有时间看书,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其二,现在都有各种学习、阅读平台,又直观、又快捷;其三,自从离开学校那一天,就对学习和阅读不怎么感兴趣,没有多少吸引力;其四,除了工作、生活忙碌外,有一点空闲时间就消遣一下。还有多少理由,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笔者从网上一查,真的让国人大吃一惊。网络上有这么一段话①【“中国人均读书4.3本(包括网络文学和教科书),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最近几天,这个论断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当人们正在津津乐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议论如何拉动全民阅读的时候,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无疑是令人尴尬的,而且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如此之低,也和我国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相符。】。看了这段话,真让人深思,让人发问。许多开始懂事的少年儿童就迷恋以动画片、少儿游戏,一些青少年就迷恋以网络游戏、网络的一些不良文化,一些中老年开始迷恋以无利益身心健康的“消遣”。
总之,说了这一些,也许有些说的不是很有道理,但真的希望更多的人们参加入阅读行业中,就像笔者在新知图书城“偷拍”(不忍心打扰他们)一些读书场景,你说,怎么不让人感动呢?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我、用知识发展自我,许多有关“阅读”的名人警句、经典民谚民语,还有从国家到地方都呼吁“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听的感动,可行动让人… …
说起来,自己也有些只说别人,不说自己。说实话,自己做得还很不理想。而是最近,给自家小孩子不要整天蹲的家里(因为放暑假、又没有上兴趣班和补习班),除了做做暑假作业,就是玩手游、看电视、上网、睡大觉,一说看课外书,比如中外名著呀,科技类等书籍,对以大多数是不会去做的。但把他送到(新知图书城)这个特殊的场所“偷书看”,这里的书类比较齐全,又是在一个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看书的人多啦,自然就有一个相对好的读书氛围,也许是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他也会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尽力和玩手游、看电视、睡大觉等“恶习”隔离吧。
就借用网络这段笔者自认为经典而有道理的片段做一个结束语吧。②【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便“黄金屋”和“颜如玉”没法立时变现,但书中起码还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都十分重要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美谈,到今天人们还在用这句话来形容人的变化。不读书,自然无法体会这些好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人类还有别的“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这个阶梯永远是个正路。多读点书,到书中去“淘宝”,才是该捧一捧的至理。】。
注:①、②文字片段来自网络,谢谢此文字片段作者。
(图文/张华平)
上一篇:初秋漫步在陆良南门街 图文/张华平
下一篇:陆良县西桥社区开展河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