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叶芽变绿,鲜花绽放,多少文人墨客,洋洋洒洒,歌颂美丽的春天一景一物。就在这芬芳绚烂的春天。还有一个事,自从小所知。棠梨花开,在老家的乡亲就上山寻棠梨、摘其花、食其味。

      儿时的记忆到现在不惑之年,一春又一春,棠梨花开一茬又一茬,但她的容颜,她的食品,咋让人难忘呢?在春天里,在难得的周末,既可以踏春赏春,品春味锻其身;棠梨花是否开啦,顺带还可以探个究竟,如有,可摘点,如无,可散心。

      好容易有了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和自己的父母亲一同驱车到小百户镇老虎洞,在那儿是些丘陵地带,是棠梨树生长的好地方。在农田旁,在山坡间,总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一丛一丛的,是那么熟悉,是那么亲近。

      赏其颜——翠绿欲滴的小树叶串满枝条,还有久违的花朵可有好几种姿态,有刚冒出的花芽,有撑起的花骨朵,有已开的正艳的花朵,相互交差在一起,让人感觉一丛棠梨树上,都给你展现花起花开每一个环节。花芽小小的、尖尖的,在探出头看个究竟;花骨朵大大的、圆圆的,在为秀美姿态蓄势待发;而花朵打开自己的花瓣,露出自己粉红的花蕊,像十八岁的小姑娘魅力十足。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不忍心提起来采摘她入胃的想法。静静的,享受着早上暖阳,呼吸着大自然的芬香,还有眼前的一切,是春的画卷。

      品其味——“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摘呀!”母亲一句话把我拉回来,我明白今天要做什么,如果我们不这么做,还有许多“馋猫”会来到。动手吧,看到她们,我……就自我安慰吧,明年春天再见!我的手轻轻的抚摸着这些花骨朵,听母亲说花骨朵是最好的食材,还好已开的花朵我尽力不去打扰,而是再看看,而是想想被我“扼杀”的花骨朵,如果不是……还好有高的地方大家采摘不到,也许有一些安慰罢啦。一两时光影,我们采摘了许多,回到家里,母亲先清理其中一些杂物,清洗、用已开的水煮四五分钟,然后浸泡一两次,第一次要浸泡七八个小时,捞出来,就等着可以跟洋芋、排骨等一起烹饪,也可以跟腊肉、牛干巴等爆炒,每一道菜,只要你厨艺高,在加上这难得的山味,真是清香可口。

      说起棠梨花食用,父亲说从他们小的时候就会村里的人在这段时间上山采摘,原来是生活困难,现在确成了山真。棠梨花还是那样一种清香,确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社会发菜啦,确不要忘记保护好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保护好她们,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欢乐;保护好她们,有节制的利用,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