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良县中枢街道西门社区为县城城市建设供地2500亩,同时作为县城核心区,226户群众参与西门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通过征地迁坟、殡葬改革、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华晨家居项目建设等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的落地,推进“四议一审两公开”全面落实,不断探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新举措,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强引领搭平台,架起民主协商“连心桥”。社区结合实际,及时与片长政协委员协商沟通,经社区党委扩大会议确定了社区“协商在基层”理事会成员,理事长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常务理事长由片长政协委员和社区主任兼任,吸纳了党员居民代表、驻社区单位、专业人士和其他利益关联方作为理事会成员,健全了“协商在基层”组织体系,强化了组织领导,搭建了书记抓“协商在基层”工作的组织架构平台,具体工作由社区监委会主任负责,确保“协商在基层”工作专人负责,高位推动民主协商工作的落地见效。

建机制拓阵地,扩大民主协商“朋友圈”。充分利用社区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场所,将党群议事室资源整合“一室多用”,设置“协商在基层”议事厅,同时开辟党群中心大会议室为第二议事厅,根据需要选择民主协商地点,确保了民主协商工作活动有阵地、议事有场所。制定了“协商在基层”议事规则,建立了社区党委书记和政协委员民主协商双选题、双定题、双吹哨“三双”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社情民意收集—议题筛选—议题确定—组织协商—协商决策—跟踪督促—结果反馈议事流程组织民主协商。

自开展“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以来,西门社区完成65.26亩185户集体遗留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开发项目建设、5个老旧小区改造等民主协商事项,为社区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实施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支撑。

重实效着长远,化解群众关注“揪心事”。目前,西门社区集体预留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有142亩存量土地待开发使用,群众求发展护利益的愿望强烈。在5.6.7组集体预留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开放建设上,从要不要开发、怎么开发、怎么回迁安置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多点问题开展20余次入户协商、院坝协商征求群众意见,安置回迁方案从最初群众可单选的货币补偿、选房、选商铺三种增至可混选五种,并将货币补偿单价从1090元/平米上调至1200元/平米,确保被征地面积较少群众能够选得了房、补得起差价、购得起商铺。

双吹哨促融合,共画社区治理“同心圆”。今年,西门社区辖区涉及到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社区发挥“双吹哨”优势,组织在职党员及政协委员利用居民晚上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做工作,经过2轮协商,5个老旧小区均有组建业主委员会意愿,对小区物业事宜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前,西门街彩印厂小区电线、网线、闭路电视线多线整理整齐规范,停车泊位规范有序,教育局集资房生活区环境卫生、绿化有专人管理维护,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计划推进。同时,社区党委和片长政协委员共同县住建部门提出将隍庙街、启明街路灯纳入市政照明管理的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回应,尽快解决群众和过往市民出行安全难点,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讯员:杨春青  杨景芳

编辑:王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