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街道:积分换物品 扶贫又扶志
2020/4/26 19:32:25 点击:398
中枢街道:积分换物品 扶贫又扶志
中枢街道在脱贫攻坚中,积极借鉴探索脱贫渠道,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利用爱心人士出资建立扶贫“爱心社”超市平台,让贫困户自主劳动获取积分,然后在超市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大家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平台建设。中枢街道2018年完成阎芳桥社区、茶花社区两个“爱心社”超市建设,购买货架、超市装修、展板、制度牌等共计投入资金30余万元。覆盖6个农业社区扶助弱势群体的平台。“爱心社”物资资金管理统一捐赠账号,社会各界募捐的资金统一汇存进行专户管理。所有捐款资金用于采购“爱心社”商品,用于服务中枢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重病户、残疾户、五保户等重点人群和其他生活困难的困难群体。
物资筹集。按照“街道主体,部门统筹,承包单位具体负责,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支撑”的筹集工作方式,动员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和普通群众积极向“爱心社”捐款捐物。 “爱心社”超市里有洗衣液、大米、食用油、牙膏牙刷、电饭煲等物品,覆盖有农具类、粮油类、日用品类、小型电器类、学习用品类等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要件为主。日用品应有尽有,每样货品都标有明确的积分兑换标准。
为充分发挥“爱心社”超市在脱贫攻坚中的励志作用,出台积分评比细则和兑换奖励物资制度,以评分细则为依据,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捐赠物品登记台账、积分卡积分兑换管理办法等,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进出有序,安全可靠。
各社区成立“爱心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区域内“爱心社”有关工作;成员以驻村工作队队员为主,从挂钩联系点职工、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中灵活选取,具体负责区域内“爱心社”积分卡管理发放和积分评定工作,并及时将行政村群众积分情况反馈给街道“爱心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区域内群众能顺利到指定的“爱心社”完成商品兑换。
积分管理。积分卡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社区“爱心社”工作小组在检查评分后,在社区居委会办公楼、自然村内显眼位置及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地设立“爱心社”积分公示榜,在完成积分检查评分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张榜公布;公示无异议后将积分计入“爱心社”积分登记表作为商品兑换依据。
积分评定。群众积分的主要渠道为“爱心社”工作小组检查评分、各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会议、群众自愿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积分。由驻村“第一书记”或党总支部书记牵头,组织区域内“爱心社”工作小组成员对各居民家庭有关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集中召开积分情况审定会为居民评分、记分,并发放积分兑换卡。每月发放30积分到兜底保障户积分卡内。居民可持积分卡在“爱心社”积分商品区兑换相应积分的日常生活用品。
服务方式。居民持“爱心社”积分卡和个人身份证在爱心社兑换相应的物资物品;兑换完毕后积分卡收回,在兑换商品登记台账上完成登记并扣减积分。积分卡上每积1分原则上标准抵现金1元,但不能兑换为现金,仅可用积分兑换相应价值的实物。同时,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移风易俗等方面纳入积分管理,进行加分激励。“小超市”释放大能量,扶出群众脱贫新动力。随着“爱心社”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村庄靓起来,当地群众脱贫信心更足,致富意识更强。
目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中枢街道“爱心社”捐款,合计68.9万元,其中中枢街道干部职工捐款6.6万元。2019年共兑现积分15.8457万分,2020年1至3月共兑现积分41347分,累计兑现积分269442分269442元。
爱心社超市“以表现换积分、凭积分换物品”的管理模式这一举措在中枢街道推开以来,街道扶贫与扶志并重,通过开展“自信、自强、感恩”教育、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行动,让一个个贫困群众思想有志气、脱贫有动力、感恩有回报,坚实地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通讯员:太祥坤 张华平 王自红
编辑:王梦娇
上一篇:中纪社区:多措并举促脱贫
下一篇:陆良县西桥社区开展河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