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

摄影基础入门

来源:龚斌   作者:龚斌   点击:11251   时间:2015/6/8 15:43:00
[文章字号:     ]       

  


                  

一、摄影术漫长的探索过程

     公元前三世纪(2290多年前),在我国东周战国时期墨家学者通过仔细观察、反复试验,弄清楚了"小孔成像原理并记载在《墨经》中。时隔数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等人也发现并阐释了小孔成像现象。

   约公元前139年(2150多年前),西汉刘安在《淮南万华术》书中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生火。利用冰块削制成球面凸透镜,使太阳聚影而可将艾烧焦至生火的这个实验和记载,是对透镜聚焦及形成焦点的最早发现和论述。

    我国宋代时期(980多年前),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10311095年),一书中,就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500多年前),欧洲学者波尔塔创制了小孔成像暗盒,当做绘画的辅助工具——投影像于画纸,用笔勾勒其轮廓,而后描绘着色成图画。同时代,有人在通光小孔的位置镶了块凸透镜,使成像提高了明亮度。1812年,英国科学家渥勒斯顿对绘画镜箱改装了通过凹面承光的新月型透镜,取得了更好的投影成像效果。

     1822年,法国退役军官尼埃普斯以玻璃板作为片基,上面涂以柏油(朱迪亚沥青)作为感光材料,然后将需要复制的版画平放其上,在阳光下曝晒得到固定图像。1825年,用金属板替代玻璃作承载感光材料或影像的片基,取得了流传至今的固定影像照片牵马的孩子

     1826年,尼尔普斯利用绘画镜箱对铅锡合金板曝光约8小时,拍出了第一张感光成像的照片。1827年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照相制版法,用摄影方法来复制雕版,这种方法级大地影响了印刷工艺的发展。1833年尼尔普斯逝世前,他的摄影方法(照相机感光材料显影)因一直保密未予公开,事实上这种摄影系统已经完成了摄影术的发明,但未能得到公认。

    1829年,达盖尔受尼尔普斯邀请,开始合作研究摄影术。1833年尼尔普斯逝世后达盖尔独自探索。1837年,在尼尔普斯的基础上, 巴黎画家路易达盖尔改革了镜箱, 并把景物形象逼真而又清晰地摄录在镀银的铜版上。创立了?°达盖尔摄影法?±亦称?°银版摄影法?±。 1838年,达盖尔将尼尔普斯的?°日光刻蚀法?±与自己的?°银版摄影法?±的版权出售给法国政府。于是,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在1839819,公布了这一成就,也宣告摄影术和照相镜箱(照相机)诞生。

    1802年英国皇家研究院学报第九期就曾发表一项对暗箱影像加以固定的研究成果。到了1835年,英国的塔尔博特就已经制出2.5平方厘米大的相纸负像,并可用来印刷正像。1839年塔尔博特创立的负正摄影系统,因图像模糊不清未获得承认。直到1841年,经过改进完善后才在英国正式获得了专利权(卡罗式摄影法)。

   
1851年,英国人弗里德里克·司各特·阿切尔发明了以玻璃为底板的火棉胶法,替代了卡罗式摄影术。火棉胶法所用的玻璃底板必须趁其上的化学涂料还湿时显影,因此又称为湿版法

   
1871年,英国人马多克斯用明胶制造出感光度更高对的明胶溴化银乳剂干版(玻璃透明版基)。马多克斯的干版法,一直沿用至今。

   1885年,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制造出了纸基胶卷。在涂有明胶乳剂的胶卷冲洗之后,用油涂在纸基上,使其成透明状,可印制照片。

  
1889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透明赛璐璐片基生产出胶卷正式面市。1908年,又生产出了透明酸纤维片基的安全胶卷,取代了此前易燃的赛璐璐(硝化纤维片基胶卷)。这种胶卷跟现在的胶卷没有多少区别。

  
1935年,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率先推出彩色反转胶卷?a柯达康。1939年,德国爱克发生产出第一代彩色负片及其用于这种?°负?a正?±体系的彩色相纸。

   
1981年,索尼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a?a静态视频?°马维卡?±,该相机就是当今数码相机的雏形。

   随着十九世纪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给摄影技术的改进带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摄影器材的重大革新(由简单的针孔相机——复杂的数码相机发展

二、照相机介绍

 1872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实验成功,并在幻灯上放映,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

 1882年,法国生物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抢,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留影机/电影视镜。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电影发明。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

 1895年,法国里昂相机制造商卢米埃尔兄弟,研制了活动电影机,它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18951228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注:早期的电影是无声的.

·  种类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与底片对角线,线长度基本相等。

                     (注意:各种胶片尺寸相机的标准镜头是不一样的。)

· 广角镜头:13—35mm

· 中长焦镜头:70—105mm

· 摄远镜头:105mm以上

     在使用远摄镜头时,为避免影像模糊,快门速度至少等于镜头焦距毫米数的倒数时才能手持拍摄

· 鱼眼镜头:6—17mm(视角可达220mm左右。)

· 变焦镜头:有旋转式和推拉式两种。

  变焦范围:28—70mm80—200mm28—105mm24—120mm

  肖像镜头:85—135mm

景深:在被摄范围内,通过镜头在底片上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范围。

                         

  影响景深的因素

             

                    1、光圈的大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2、焦距的长短:焦距长,景深短,焦距短,景深长。

              

                    3、物距的远近:物距远,景深长,物距近,景深短。

    机身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作用:A、控制曝光量        B、表现运动物体的不同虚实效果

                  种类:A 、一般分法: a、镜间快门; b、帘幕快门

                        B 、从控制方法上分:a、机械快门; b、电子快门

                        C 、从曝光上分: a、一般快门; b、全自动曝光快门

    彩色摄影滤光镜

△一天中不同时刻直射日光的色温值

·  彩色黑白通用滤光镜

      偏正镜能压暗天空,突出白云,消除一定的雾气,增加远景的清晰度,使物体色彩更饱和,能消除水面和非金属表面上的反光,使照片没有光斑。

       去雾镜(UV镜):

      中性灰滤光镜可以吸收或消弱一定的光量,来达到在强光下开打光圈或使用高速片时,减慢速度的拍摄需求,它本身不会改变光线中的色光成分。

·   特殊效果滤光镜

        a、渐变滤光镜    b、星光镜     c、柔光镜    d、分影镜    e、分像镜   f、光学效果镜    g、中心聚焦晕光镜    h、雾化镜

感光度(胶片速度):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三、照相机的应用

    拍照系列程序

     1、选择照相机:检查电池与电量,是否安装与够用。

     2、安装胶片:查看胶卷的感光度,注意此胶片的性能,如:宽容度等,感光调节与相机设定一致。

     3、打开相机进行初步调节:注意调节相机上的常规数据是否归位。

     4、选择拍摄的姿势:手持、三脚架等。

   5、取景构图:

            构图时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  构图原则:①突出主题,揭示主题思想。

                                        ②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题,陪体和环境的关系。

               (2)景别: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还是特写等景别。

                

  远景: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作用是展示极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

                 的规模和气势。

  全景:展示一个内容中心,结构中心的主体。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

                 关系以及环境的特征。

  中景:主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情节。中景画面主要展示人和物的形象及形状

                 特征,环境则降到次要地位。

  近景:主要表现对象主要部分(如:人物上半身以上的部分)以细致的表现

                 人物精神和物体的主要特征。 

    特写:主要刻画主体对象的某一局部(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的画面,起到形

                 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具体用于表达,刻画人物的心

                 里活动和情绪特点,起到震撼人心,引起注意的作用。但不可滥用。

 

            3)拍摄角度:①水平角度:正面、背面、侧面、斜侧面等。

                           ②垂直角度:仰角、平视、俯角。

            4)横竖画面的决定:①决定于主线的横竖。

                                 ②决定于主体移动的方向。

                                 ③决定于主体和陪体与环境的关系。

            5)画面的结构中心:①结构中心应在视觉中心上。

                                  ②结构中心不在画面几何中心上(灵活运用)。

                                构图时总体要求尽量对称、均衡。)

6)设定:包括聚焦;镜头变焦调节;测光(a、估计测光  b、机内测光  c、独立的测光表测光);光圈速度的组合调节等。

            7按动快门曝光:选择手动还是快门线以及定时自拍。

            8胶片的冲洗:选择人工冲洗还是机械,自动冲洗。

            9照片的印放:手工、机械。

四、常

    线

    线

    线

     线

    

   

     曲线构图法

   

  

  

  

  

  

  

伍、       

      1、风光摄影:包括自然风光、农村风光、城市风光。

      2、人物摄影:包括普通肖像、艺术人像、环境人像、生活人像等。

      3 新闻摄影:

      4 体育摄影:

      5 舞台摄影:

      6 科技摄影:

      7 广告、静物类摄影:

      8 纪实摄影:摄影的本质就是纪实。

      9 民俗摄影:反应民俗风土人情及文化的照片。

     10、生活摄影:反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

     11、人体摄影:

     12、时装摄影:

     13、婚礼摄影:包括婚礼场景和婚纱照。

六、摄影创作

  摄影作品的基本要求

       1、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

          作品要使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表现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或者是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

       2、作品中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也就是要有趣味中心点。

          作品要能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上。

       3、画面简洁:所谓简洁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消弱主体的因素。

          这说明了摄影是减法而不是加法的原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