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

千口大缸传承云南陆良酱菜腌制的古法和馨香

来源:   作者:   点击:2051   时间:2023/1/3 15:57:40
[文章字号:     ]       

走进云南省陆良县阎芳桥酱菜厂,仿佛时光倒流,瓦房厂房设备仍保留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墙上仍见油漆书写的“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的宣传标,生产队时期的大晒场上,一千口大缸在晾晒着,每个大缸里装着豆瓣酱,露天晒放180天,自然发酵,这种古老的方法,保持了酱香的原真本味。

旧厂房的旧时光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9/M00/0A/62/rBABbGNE0iCETdJWAAAAAGUV62U298.jpg

时间拉回三十多年前的1985年,陆良县与四川省双流县结为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姊妹县时,在阎芳桥投资建成了陆良县酱菜厂,生产酱油,由于产品单一,经营管理不善,运行几年就负债累累。此后,县上就把酱菜厂的经营管理权下放到阎芳桥办事处。

办事处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委派了两任厂长,也是束手无策,没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来医,把在办事处的赵树明派到酱菜厂任厂长。

厂里十多个人的养家糊口问题交给赵树明,每年还要酱菜厂交四万元的承包费,当时厂唯一值钱的固定资产就是一台“四处都响只有喇叭不会响,到处都会转只有轮子不会转”,拖拉机,其生产经营难度超出想象。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赵树明的妻子郭芳燕辞去代课教师,1989年随丈夫一同加入到酱菜行业,涉足这个既向往又未知的世界,风里来雨里去地与丈夫坐在拖拉机上推销产品,无论哪个乡镇有街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甚至连村委会的小卖部也不遗漏。起初,人们不认识他的产品,都拒之门外,他们就让人家先品尝,然后代销,销后结算。慢慢的对他们的产品有所了解,“阎芳桥”这个品牌人们有了一定的印象。

旧时光里的老味道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9/M00/0A/62/rBABbGNE0qaEEvUGAAAAACTBjDg579.jpg

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郭芳燕搜寻记忆中外婆传下来的豆瓣酱的古老腌制方法,多次亲自调制尝试其口感和味道,直至自已感觉满意,然后再请亲朋好友和美食专家品赏,听取他们的意见,再调试研制出具有浓郁滇味特色的适合大众口味的方子,成批量地投入生产。

深耕于民的效果甚佳,每年的产品生产量都是成几何数的递增,据初步统计,每年单豆瓣酱这一单品就增加300多吨的产量,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瓶装香辣酱、风味鼓豆、油辣子、萝卜丝酸菜、鸡纵等新产品,一经问世,就供不应求,成为陆良乃至曲靖市的标志性地理产品。

每当说起创业中的涩涩往事时,郭芳燕都会感慨地说,那时睡不得一个囫囵觉,睡觉都要睁着眼晴,一有个风吹草动,半夜就会从梦中醒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牵挂露天晒场上的那1000口大缸,腌制酱菜关键是气候、水质、材质及配方,露天把豆辫酱放在大缸里,其实质就是“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把天上的“露水”天然地采集到大缸中,再用高原的紫外线把“露水”通过阳光浸晒渗透到豆瓣酱中,这样一来,产品就有地道的本真口味。若在晒制过程中被雨淋湿,那么整个大缸里的豆瓣酱就会变质,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损坏产品本真的味道。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1000口大缸是郭芳燕心中永远的牵挂!

新时光里新发展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9/M00/0A/62/rBABbGNE0rqEEVR9AAAAABnpXlI157.jpg

赵树明和郭芳燕俩口子三十五年的坚持和打拼,终于迎来了酱菜厂的春天。坐落在阎芳桥的云南陆良阎芳酱菜厂已不适应其企业跨越式发展,在审视和远眺行业发展前景时,郭芳燕与丈夫及家人一道,大胆地做出了在青山工业园区投资建盖新厂房的决策,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占地30亩的云南滇味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高起点建盖了大型可容纳上千吨的10个窖池,可采光遮雨地四季享受高原立体气候,全机械化地对窖池进行翻搅和提升其中的容量,还新建了八个室内控温的大型窖池,大大减少了体力劳动,提升了产量和发展空间。如今,一个全方位宽领域的大型酱菜生产厂,在爨乡大地拔地而起,成为陆良食品行业味知味觉的地标性领航者,年产量2000吨,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

陆良阎芳桥酱菜厂每年需要辣椒2000吨,往年都是到甘肃去进货,今年己与曲靖市的一个脱贫攻坚村签订了年供2000吨辣椒的合同,目前这片辣椒地长势喜人,有望为脱贫攻坚助一臂之力。

通讯员:叶文圣  陆康冲

编辑:张艺洋

转载自陆良M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