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

陆良:非遗传承系列——民俗篇

来源:   作者:   点击:4125   时间:2022/6/6 0:00:00
[文章字号:     ]       

古都依彝族刀叉舞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D/rNwBhGKdwoGEJS5XAAAAAHSmWrs970.png

古都依村委会隶属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属于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这里盛行的刀叉舞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彝族原生态舞蹈。它由古时候彝族人狩猎满载归来后所举行的庆贺活动演变而成,每逢彝族火把节、彝族密枝祭山节等重大节日,人们都会进行刀叉舞表演。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D/rNwBhGKdwoGEeAbRAAAAAIR9irk208.png

表演时,扮演者必须手拿“刀叉”(一种狩猎工具,形似鱼叉),因而得名“刀叉舞”,当地彝族刀叉舞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其手法、腿法、身法在表演时会因节奏的不同,而演绎出丰富的变化,一招一式随机而变,身、手、脚部的动作与器乐的节奏配合异常协调,动作自然流畅,颇具韵味。在整个表演中,锣鼓与嚓敲打的节奏十分简单,却暗含澎湃,在不同的节拍中都对应着不同的动作,展现出当地彝族先祖们不同的狩猎场景。

彝族刀叉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保留了大量原始舞蹈的成份,散发着淳朴的原生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2020年4月被列入曲靖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村摔跤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KEfRYJAAAAADeoRlw417.png

新村摔跤是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的彝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据史料记载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及3月8日,由村上组织举办摔跤斗牛活动。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KEf6YqAAAAAF0oDi4713.png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D/rNwBhGKdwoGEIzIhAAAAADYc_A0690.png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KEIdihAAAAAHyMlO8384.png

大莫古镇新村的彝族摔跤活动群众基础广泛,深受群众欢迎,摔跤开始前运动员系腰带列队进入场地,绕场一周,以示今天他参加某级别(公斤)的比赛。然后先由两人交手,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抱腰、抱单腿、过背等动作,将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摔跤的胜负采用三局两胜的方法,2分钟一局,共3局。每个级别奖励前三名,获胜者按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把组委会事先插在赛场中的三棵不同大小的木杆拔起绕场一周,以显示自己是胜利者,也叫“拔杆选手、拔杆人才”。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KELmQqAAAAABax03c271.png

陆良新村摔跤是彝族酷爱的体育竞技运动,历经数年,它为国家挖掘出不少优秀的摔跤人才,它不仅能强健身体,鼓舞斗志,还能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增加节日喜庆气氛。2009年5月被列入曲靖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祭拜密枝山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KEcbAdAAAAAFzzzYY148.png

“祭拜密枝山”是陆良县小百户镇普罗村委会打鼓村彝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冬月的头一个属鼠日到属马日举行,历时七天。“密枝山”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神山”,这一天参加活动的都是男性,也被当地人称为“男人节”。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1/8E/rNwBhGKdwoOEI5CnAAAAACu7nbg149.png

活动当天,男性村民分工合作,杀猪宰鸡,烧火做饭。祭拜活动开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 “毕摩”带领着男人们先到密枝山上祭拜“山神”“神石”。同时“毕摩”说些吉祥如意的话语(大多为人畜旺盛、平安如意,祈祷风调雨顺,来年庄稼丰收等等的祝福语)。祭拜仪式结束后,男子汉们吃着自己动手做的饭菜,或说或笑,或发泄心中的怨气。待祭山完毕,村民们便就地载歌载舞,直至夜幕降临方才离去。2009年5月被列入曲靖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转载自曲靖M

回到顶部